英伟达将在美国制造AI超算和AI芯片!背后受哪些因素影响?
据消息,英伟达在4月14日正式宣布的一项重大举措,将与台积电等合作伙伴携手,首次在美国建立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和芯片的本土供应链,并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创造高达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这一消息瞬间成为行业焦点,引发了业内对其背后诸多因素的深入探讨。
从生产布局来看,最新一代 Blackwell 芯片已在台积电设于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开启生产。同时,英伟达与富士康及纬创合作,分别于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与达拉斯设厂,专门负责AI超级计算机的组装与制造,这两座新厂预计在未来12至15个月内实现大规模量产。

英伟达计划在未来4年内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这一巨额投入无疑彰显了其深耕美国本土供应链的决心。从某种角度来看,英伟达此举似乎呼应了美国强化制造业的愿景。
多年来,美国致力于推动制造业回流,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更是不遗余力。早在202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就曾通过一项总价值达到527亿美元的半导体制造和研究补贴计划,说服包括台积电在内的领先半导体公司在美国设立晶圆厂,以减少美国对亚洲半导体的依赖。在2025年1月10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台积电已开始在亚利桑那州为美国客户生产4纳米(当时先进的芯片制程)芯片。

然而,这一次英伟达承诺加大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的投资,似乎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颇有渊源。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动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美东时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虽未明确提及电子产品是否在列,但电子产品的确受到了“对等关税”影响。
到了4月11日深夜,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在官网上发布通知,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 “对等关税”,豁免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支付的相关关税还可寻求退款。
对此,白宫官员解释称是为确保科技公司有时间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特朗普总统明确表示美国不能依赖中国制造半导体、芯片等关键技术。但4月13日,特朗普又在社媒上改口称,对于半导体等商品并非关税“豁免”,只是转移到不同的关税“类别”。这一系列反复无常的表态,让市场陷入困惑。

在此背景下,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指出,即使特朗普政府对芯片征收关税,英伟达面临的影响可能也会“相当有限”。主要原因是市场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极为强劲,尤其对英伟达最新芯片 Blackwell 的需求几近“疯狂”。据英伟达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上季度营收达到创纪录的392亿美元,同比增长78%。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训练对算力需求爆棚是英伟达市值增长的持续动力,在供不应求的算力市场,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可以通过算力租用实现AI模型训练。比如,算力云平台就专为中小企业和高校实验室提供算力租用服务,目前有 RTX 4090/3090/2080Ti 等充足的显卡在香港、台湾多地域可租用。
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企业应对政治风险的无奈之举。毕竟美国制造业成本高,技术工人成熟度不比中国,英伟达转移供应链的行动必然需面对成本上涨的挑战。
以上是算力云今日内容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