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微软退出中国市场?假!在华外包团队裁员2000人?真!
2025年4月7日上午,清明节后开工第一天,业内就传来消息,疑似美国科技公司微软(Microsoft)要退出中国市场!
起因是一张来自微软在华外包公司微创软件内部的邮件截图在互联网上疯传,邮件称:“由于地缘政治及国际业务环境变化,微软将调整全球战略布局,并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消息一出,行业巨震。

随后微软中国工作人员出来辟谣,称“有关微软将停止在中国运营的报道信息不实”。
原来此次被爆关停的并非微软中国,而是微创软件的中国区微软项目组。微创软件是一家被行业内公开认知的“微软在华外包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成立于2002年,是微软在华投资的第一家合资公司。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量裁员,微创公司在上海和无锡近2000名的员工都被波及。

微软作为老牌科技企业,在中国已经运营了33年。早期,微软凭借 Windows 操作系统和 Office 办公软件,迅速在中国的信息技术行业立足,在个人电脑及办公软件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众多中国用户和企业的首选,也奠定了其在中国市场营收的基本盘。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其传统业务营收增长不胜从前,据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2024年6月透露,中国区营收仅占微软全球总额的1.5%,且规模较前几年有所下降。
在 AI 初见涨势的时代,微软敏锐地开始在云计算领域发力。2011年,微软将 Azure 云服务引入中国,通过与世纪互联合作实现本地化运营,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据微软2024财年财报显示,微软智能云 Azure 云服务、服务器产品等,贡献了微软全球35%的营收,其中 Azure 云服务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长11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9年,微软成为 Open AI 的伯乐,投资10亿美元,成为其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确立了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随后在2021年,微软推出 Azure OpenAI Service,提供对 OpenAI 强大语言模型的 API 访问,包括 GPT-4、GPT-4 Turbo with Vision、GPT-3.5-Turbo 和嵌入模型系列等,为国内众多本土互联网巨头、大模型公司及出海中企提供服务,在2024年下半年,微软 Azure OpenAI Service 业务的全球营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最高。
AI 时代,国内企业和开发者投身于 AI 模型训练、深度学习等前沿领域,对算力的需求大幅提升。不少中小企业和高校实验室无法承担高昂的服务器价格,通过云服务平台,比如算力云平台,获取充足的显卡资源与灵活的租用方案,开启复杂的 AI 模型训练和推理项目,节省算力支出。

在 AI 浪潮汹涌来袭的时代,从传统软件授权业务向云计算服务的转型,既是时代发展对科技企业的必然要求,更是微软极具前瞻性与战略性的抉择。
未来微软在中国的业务还会越来越好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以上是算力云今日内容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